概述:
DSAS2000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主要應用于電力系統廠站自動化,包括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、水電站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、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,實現變電站、水電站微機保護、微機監控及綜合自動化,完成設備保護與監視、自動控制與調節、數據通訊與遠動以及綜合管理與維護等功能。
綜合自動化系列裝置及設備分為元件保護、線路保護、自動化裝置及監控裝置四大系列,包括發變組差動、機組差動、后備、轉子接地、定子接地、失磁、逆功率、匝間保護裝置;變壓器差動、后備、接地、本體保護裝置;微機母差保護裝置;高壓線路距離、短線路光纖縱差、雙回線橫差保護裝置;饋線、電容器、電動機、廠/ 站用變、母聯等保護、監控及一體化裝置;溫度巡檢、轉速測量、微機多點自動準同期等裝置;低周低壓減載、小電流接地選線、備用電源自投、電壓無功綜合調節、故障錄波裝置等近六十個品種,以及多種規格檔次程控器、工控機、網絡通訊設備等。
1.1 變電站、水電站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
變電站、水電站電氣綜合自動化系統充分利用工業控制技術、數據傳輸技術及現代化設備,按完全分層式(現地層、通訊層、主控層)、分布式(分散采集控制、集中處理)、開放式結構(開發環境、用戶接口、網絡互連符合IEEE及ISO標準)設計,系統硬件、軟件設計采用模塊化結構。
現地層由信息采集及執行子系統構成,微機保護、微機監控及綜合自動化裝置實現繼電保護、設備監視、控制調節等功能,并通過現場總線接入通訊層;通訊層由信息傳輸子系統構成,采用雙前置冗余設置,完成規約解釋、數據轉發、信息接口、遠動通訊等功能;主控層由信息處理及人機聯系子系統構成,多臺工作站連成星型以太網,完成組態、顯示、打印、操作、事故告警、模擬操作、報表統計、數據庫管理、人機接口等功能,以及工業手機發布、遠程維護等高級應用。
系列裝置采用了嵌入式控制、現場總線CANBUS、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等多項符合現代工業控制方向的***技術,通過快速數字處理實現故障診斷、出口、錄波、通訊以及更為復雜的保護、監控功能。電磁兼容、模擬量多路AD及N+1備份采集、背插結構、雙電源隔離等設計方案,使保護安全可靠、測控***正確、通訊高速穩定、智能化程度高、功能完善、使用及維護方便、體積小、適應一次系統靈活性大。
上位機系統采用Windows NT網絡操作系統和符合IEEE標準的星型以太網,基于客戶機/服務器模式、SQL Server關系型數據庫,雙網冗余設計,安全、高速。
1.2 水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
水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包括機組自動化(機組與公共設備的程序控制、機械事故保護)、繼電保護(電氣事故保護)、設備監視(電氣、非電氣量采集)、操作控制(開關操作、同期并網、備用電源自投等)、網絡通訊(信息傳輸與處理)、系統綜合管理與運行維護,完成對水電站被控對象的安全監視和控制。
現地控制單元LCU實現主機及輔機順序控制,溫度、轉速、油壓、液位等非電氣量測量及電氣量采集,同期、緊急手動操作、自診斷功能,通過CAN或485接口與機組單元的保護、勵磁、調速、直流等設備通訊,通過以太網與上位系統通訊。水機自動屏宜配置一體化工作站使之具有上位功能,可自成系統,同時完成數據轉發,現地LCU可通過光纖與計算機監控系統組網。機組自動化以可編程控制器為核心,完成機組自動起停、運行方式轉換,油、氣、水的自動控制,按予先制定的控制程序控制現場設備。
電站控制層采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,以網絡交換機為中心,連接各機組LCU及操作員站、工程師站、服務器等,實現數據信息傳送、電站安全監視、控制和調節、自動發電控制(AGC)、自動電壓控制(AVC)、人機接口、事故告警、系統診斷、與梯調通訊功能等。
全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配置,可以有多種方式,一般較完整的配置如圖所示,圖中機旁部分由機組控制屏、輔機控制屏及勵磁調速屏組成。機組控制屏包括機組控制PLC、出口繼電器、信號繼電器、機組監測、溫度巡檢、轉速測量裝置、常規儀表、控制開關等組成。
中控室設備由直流屏、機組、變壓器保護屏、線路及廠變保護屏、電度表屏、監控屏、***信號及同期裝置屏、中控臺等組成。對于規模較小的電站,機組保護屏可設置于機旁(或與機組控制屏合為一面)。